加固老房子的25种办法,干“新旧改”一定用得上!发表时间:2023-05-22 10:10 我国自建国以来,特别是自上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,各种房屋建筑以及城市设施数量急剧增加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目前我国现存的各种建(构)筑物的总面积至少在100亿m2以上,其中绝大多数是混凝土及砌体结构。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,服役期大都超过50年,存在各种安全隐患。一些新建成的工程项目中,由于勘察、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,导致工程在建成初期就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。对于这些建筑物,如果不及时采取加固措施,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。为此,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筑的加固修复,促进了建筑加固修复业的发展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。 小编在这里总结了混凝土结构、砌体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优缺点。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: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: 1、加大截面加固法。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、适应性强,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;适用于梁、板、柱、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结构加固;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,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,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。 2、置换混凝土加固法。该方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,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,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;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。 5、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。该方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,还具有耐腐浊、耐潮湿、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、耐用、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,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,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。 7、锚栓锚固法。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~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、加固;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混凝土结构及轻质结构。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: 1、预应力加固法。该方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,不仅加固效果好,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,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;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、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,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,不能用于60℃以上环境中,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。 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一般有: 1、托换技术。是托梁(或桁架,以下同)拆柱(或墙,以下同)、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;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,由相关结构加固、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;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;与传统做法相比,具有施工时间短、费用低、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,但对技术要求较高,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,才能确保安全。 2、植筋技术 。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、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;可植入普通钢筋和螺栓式锚筋;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,如: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,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,上部结构扩跨、顶升对梁、柱的接长,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。 4、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(还不成熟)。是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(钝化作用)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。 5、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。是指采用化学方法、机械方法、喷砂方法、真空吸尘方法、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、油迹、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。 6、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。是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、聚合物灌浆、涂膜等方法,对混凝土进行防水、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。 7、其它技术。如结构、构件移位技术、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。 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也可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: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: 1、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。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。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、适应性强,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,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;适用于柱、带壁墙的加固;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,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,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。 3、增设扶壁柱加固法。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。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,但承载力提高有限,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,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。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: 1、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。该方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,其优点是施工简便、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,受力较为可靠;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,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;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,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。 2、预应力撑杆加固法。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,且加固效果可靠;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、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;其缺点是不能用于60℃以上的环境中。 砌体结构构造性加固与修补: 1、增设圈梁加固。当圈梁设置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,或纵横墙交接处咬搓有明显缺陷,或房屋的整体性较差时,应增设圈梁进行加固。 2、增设梁垫加固。当大梁下砖砌体被局部压碎或大梁下墙体出现局部竖直裂缝时,应增设梁垫进行加固。 3、砌体局部拆砌。当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后尚未影响承重及安全时,可将破裂墙体局部拆除,并按提高砂浆强度一级用整砖填砌。 4、砌体裂缝修补。在进行裂缝修补前,应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的特征等因素,确定造成砌体裂缝的原因,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。 随着时间推移,混凝土老化,我国许多建筑都需要加固;同时,随着经济发展,抗震要求及设防标准提高,导致许多地区房屋不满足新的抗震要求,从而需要抗震加固。在未来,大量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技术的研究,加固技术将更加成熟,从而为需要加固的建筑物的安全保驾护航。 文献参考 顾瑞南.工程鉴定与加固改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[J].江苏建筑,2018(S1):26-27. 吴炜刚. 建筑结构加固的发展与前景[J]. 中国水运:理论版, 2006, 4(007):83-84. 静顺心.既有建筑加固技术方法优缺点探讨[J].中国战略新兴产业,2018(36):238. 阮金奎.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选择与优缺点[J].山西建筑,2008(10):73-75. 梁沛林.浅论砌体结构的加固[J].现代物业(中旬刊),2019(04):90. 来源:非解构(non-structure) |